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

产业与生态“共美” 企业与群众“共富” 刘秀胜的“甜蜜”事业很甜蜜 世界热消息

来源:武陵都市报      时间:2022-12-09 16:07:49

2007年,从发展稳定的国企,到接管父母经营了一辈子的蜂箱,黔江区城西街道洞塘社区的刘秀胜总觉得有点“不划算”——一年尽心竭力管护,为什么生产的蜂蜜产量低、不成规模,基地总是做不大做不强?正是觉得“不划算”,他四处奔走,学技术、学养护、引品种、建基地、精管理,逐步壮大养蜂产业。如今,刘秀胜的养蜂基地扩展到2000余亩,成立了重庆竹家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但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也带动了生态的良性发展,实现产业与生态“共美”,企业与群众“共富”。

刘秀胜(中)向游客介绍基地运营情况


(相关资料图)

传承家业 与蜂初识结善缘

“父母年纪大了,在蜂群管护上很多时候不方便。我之所以回来,是因为既可以照顾双亲,也能让父母热爱的事业得以传承。”出生于养蜂世家的刘秀胜,2007年听从父母建议,放弃了发展稳定的国企工作,接手了父母的养蜂事业。

“我们家从1975年就开始养殖中华蜜蜂,我的父母一辈子都在从事养蜂产业,到我这儿是第三代了。从我接手后才真正理解了父母对养蜂事业的热爱,我也想为他们守住这份基业。”与蜂初结缘的刘秀胜立志要将养蜂事业做大做强,但随后,他便发现了养蜂产业面临的问题:养殖技术落后,形不成规模、销售渠道不通、蜂种培育难、养蜂效益不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基于此,他开始不断学习,参加农业产业培训班,订阅蜜蜂养殖的报刊书籍,前往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拜访专业养蜂人,学习他们的养蜂经验……“继承养蜂产业的前6年,我基本都是在学习的状态,不断辗转在全国各地的养蜂基地,有时为了深入学习,在一个基地就要住上好几个月。”

经过几年不断的学习,刘秀胜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对传统的养殖方式进行了系统化的改良,并在全区多地扩建了养殖基地,实现了系统化、规模化发展。

选准“蜂”口 与蜂共舞闯富路

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刘秀胜乘着乡村产业发展的东风,在全区各地寻找合适的场地进行蜜蜂养殖,先后在小南海镇、阿蓬江镇、沙坝镇、石会镇建立了养殖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养殖面积达到了2000余亩,极大带动了当地产业振兴。

“蜂场的选址尤其重要,要保证良好的生态,像我们竹家山养殖场,野花遍地、野生药材繁多,为中华蜜蜂繁殖、采蜜提供了最佳条件。在采蜜上也有窍门,我们坚持一年只收割一次,收割时只采四分之三,留一部分让蜜蜂得以繁殖过冬。”如今的刘秀胜,说起蜜蜂养殖头头是道。

养殖技术、养殖规模都趋于稳定,刘秀胜开始在做优做强上下功夫,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销售渠道和品牌问题。为了解决销售渠道问题,刘秀胜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农特产品展销会,也与各大媒体平台、线上销售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洪崖洞等景区建立良好合作,在景区将竹家山蜂蜜作为重庆名优土特产重点推荐。2015年中信集团对口帮扶黔江,更为养蜂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销售渠道。

除了渠道,品牌的打造也尤为重要,刘秀胜于2021年3月成立了重庆竹家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设厂房,开始罐装蜜蜂的生产,并系统化地打造品牌识别系统,强化品牌形象设计、包装设计等。如今,他的“竹家山蜂蜜”成为黔江蜂蜜产业的代名词,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我也只是选对了产业发展的路子,选对了风口而已,只要抓住发展机会,我相信大家都能够做好。”对于自己的成功,刘秀胜总是很谦虚。

奋勇争先 强蜂富民促发展

“我们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土地就近流转租用,同时积极吸纳当地农民就业,公司生产线稳定务工人员近10人,平时各基地主要是季节性用工,在喂养、转场、取蜜等用工时期,每天务工有30余人。”刘秀胜说。

据了解,刘秀胜现有的各大养殖基地现有蜂箱2400余箱,年均可实现净利润100多万元,在自己富了的同时,刘秀胜也积极响应政府产业帮扶号召,将利润拿出一部分用于合作社分红。除此之外,刘秀胜还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开展养蜂技术教学,帮助当地群众掌握蜜蜂养殖技术。多年来,他开展孵化式定点实践教学,通过技术分享、现场实践、随时跟进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更多蜂农加入进来,不断壮大养蜂事业。

“接下来,我将充分发掘和利用好现有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做宽产业链条,比如在养殖基地种植中药材、打造蜜蜂养殖科普教育基地,用养蜂基地串联起农、文、旅相关产业,推动养殖基地绿色高效发展。”刘秀胜说。

作为黔江区蜜蜂产业协会副监事长,刘秀胜表示,接下来,他还将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全区蜜蜂养殖的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水平,把全区养蜂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以切实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 蔡肖霞 实习生 杨春 文/图)

标签: 养殖基地 销售渠道 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