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讯(通讯员 谭小华 马春玲 文/图)为进一步落实好矿山生态修复绩效目标要求,盘活废弃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把废弃矿山治理变成良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近年来,石柱自治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按《石柱县武陵山片区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方案》,规划实施15处历史遗留矿山,实现了“废弃矿山”变“绿水青山”。
▲沙子镇卧龙村采石厂修复项目
石柱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结合15个地块分布情况,按照区域接近、生态问题类似等因素,将其包装成3个片区实施,分别为沙子片区、马武片区、大歇片区。通过灾害及隐患防治、土地回填、生态绿化、地形地貌恢复等保护修复手段,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恢复耕地为目标,实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按照宜耕则耕原则,采取废渣清运、土壤改良、整修田间道路、配套灌排设施等措施,有效提升复垦耕地质量等级,恢复耕地48亩,成为当地农户争种的“菜园子地”,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目标。二是以修复生态为目标,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把消除矿山生态问题作为治理的主要内容,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14处。同时,以“草+灌+乔”种植模式,恢复林地131亩。通过以上措施,改善了村庄景观,恢复了土地资源,重构了植被环境,增强了水土保持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三是以盘活土地资源为目标,发展高山经济作物烤烟和包心菜轮种,推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再通过矿山转型利用办理临时用地,解决用地需求0.6公顷,助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有效恢复耕地、林地后,预计产生生态地票89亩,收益约178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一系列矿山修复措施,新增成片平坦的优质耕地,已成为农户争种的沃土。村民种上了特色烤烟,预计亩产烤烟170公斤,产值25万元,助推了全县乡村产业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标签:
上一篇:黔江惊现500年老鹰茶古树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