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

“四项工程”筑牢黔江区土壤污染防治之基 焦点要闻

来源:武陵都市报      时间:2023-02-22 09:05:2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讯(记者 王仿)近日,记者从黔江区相关部门了解到,“十三五”时期,黔江区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高度重视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全区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十四五”时期,黔江区将实施“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主要围绕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四大领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黔江。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工程

以巩固提升耕地土壤分类管控、实施建设用地全过程管理、逐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强化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加强安全利用类耕地风险管控,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理。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推进开展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示范,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厨余垃圾处理厂、绿色建材生产基地、污泥处理系统等工程实施,逐步提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

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工程

通过持续推进地下水污染源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和饮用水源“双源”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建立地下水污染源清单,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强化地下水污染源源头预防。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与改造工程和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扩建及垃圾场渗漏液预处理项目,主要涵盖渗滤液处理工程、雨污分流工程等以及新建垃圾中转站。加强分散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参与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源地饮水安全。实施地下水污染管控与治理,实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区域与场地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切实推进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

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工程

加强农村种植和养殖业污染防治、防治水产养殖污染,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严格管控农业面源污染、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实施一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厕所革命”,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持续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黔江区30万头生猪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池塘升级改造(养殖尾水治理)、种养一体循环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等项目,农业面源将得到有效管控。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黔江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阿蓬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垃圾分类项目等项目,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水平提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点,实施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黔江分中心能力建设、智能化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工程提升环境监管能力等项目,总体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智能化平台建设,健全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完善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范能力。依法将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纳入日常执法内容,建立健全跨界环境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深化部门合作联动、齐抓共管,针对矛盾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创新思路,研究建立统一的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云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建强人才队伍,建立激励机制,提升能力水平。

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黔江区本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系统治理,协同防控;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提升能力,依法治污;以人为本,社会共治的原则,着力解决一批突出的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推进污染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促进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助推乡村生态振兴。预计到2025年,全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局部稳中向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进一步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到2035年,全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基本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标签: 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