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刨汤
◆张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妻言语不顺,又有朋友相约,便闷声不响到石家镇长山村吃刨汤。
土家刨汤,乃舌尖上的美味,更能寄托乡愁乡情乡思,因而逢邀必至。黔江刨汤以主菜划分有两派,一叫水煮江湖,以烫见长,各种新鲜食材融一锅,求鲜追嫩;二叫惊心一跳,泡菜与鲜肉用土菜油翻炒,肥肉上桌亮晶晶,筷子一夹,灵动跳跃入口,香扑鼻、滑润舌。曾私下思之,黔江鸡杂技艺或许脱胎于此。
无论何派,排骨炖白萝卜、白菜煮猪血,都是不可缺失的两道美味。口之福,源于材之鲜、水之甘、人之勤。
车停,只见两株二十余米高的银杏树相伴而生,黄透的叶片不时坠落,踏在树叶上如同赴一场诗意的约会。“战场”早已打扫干净,案板上肥厚的块块猪肉、凝固的一盆猪血,还散发点点“硝烟”味。
其间,刨汤进行曲的浪漫前奏,是畅快的乡音随风四处飘飞。群居或独处,人的志趣重在自得其乐。主人小钟兄弟盛邀,便陪敬重的屈老师去附近的饮水源泉水洞一走。
走在水渠盖板上,随处可见拇指大小的水管。小钟左手一抬,说灌木丛上方有一旱洞,因旱洞才有泉水洞。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父亲追刺猪偶进洞,循声见洞端有小水潭,旋告邻里。时区工所主要领导获悉后,安排地质队核实踏勘确有水源,遂发动群众开山挖洞,奋战数月,筑坝建渠,引水灌良田数百亩。其得来,真是无巧不成书。
洞平常无奇,长两百余米,洞壁挂有少量钟乳石。今年干冬,洞中渠无水,到尽头,方见坝底尚有水少许溢出,人畜饮水尚能保障。洞外,当地群众集资建一凉亭,夏季来此纳凉者甚多。
出于安全考虑,洞口用水泥砖砌墙留一小门。屈老师打趣道,此墙可拆,就地勒石刻碑,镌刻村规民约,村民共遵。岁修已成自觉,一汪泉水淌过心灵,憧憬着满渠的碧绿心愿。
与屈老师交谈,他告之人一生要有奋斗目标,孜孜不倦追求,不管对家人和外人也要有良好心态,常怀包容和感恩之心。
讲者有意,听者有心。伴长者游洞,见仁者之风,不妨把感怀归结为洞见:有缘得水,顺势而为,缘便转化为惠人的大硕果;宽容感恩常驻心间,心中的那抹碧水一定沁润心田。
马上拿出手机,给妻子打电话,告诉她自己在乡下吃刨汤,没喝酒,请放心。自此,心中坦然自若。
这顿刨汤吃得津津有味,虽没喝泉水洞水酿的玉米酒,但肉肥而不腻,汤直入心脾,味蕾已经泛醉。席间又遇几位老朋友,互诉衷情,暗自感叹,吃刨汤还吃出了人生感悟和友情。
返城途中,妻子电话说有位学生给我捎了一些酉阳黑水泉水大闸蟹。车上,我眉飞色舞地炫耀着,刚吃泉水猪,又食泉水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次日,又兴致盎然到冯家官村吃刨汤。江碧、竹翠、茅草白,满眼趣味。二十四节气的冬至,用杀猪场景来展示,朋友笑称一人按头、一人牵尾。
两天两次刨汤,从一滴水到一江水,洞见的是水润万物,人应物而生、相伴相生,生和谐。
忆往昔,吃刨汤虽入平常百姓家,常是至亲围炉,诉说一家亲。现如今,刨汤宴更显丰富,家人聚心、邻里相助、朋友共襄,浓浓的仪式感散发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