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资讯 财经 国内 行业 商业 生活 快讯

精彩看点:疫情之下的生命竞速 只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时间:2022-11-15 07:15:56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袁儒青)当前,全市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十分复杂,防控工作处于最吃劲、最紧要、最关键的时期。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党委11月7日发出倡议书,号召各党(总)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全力以赴打好打赢疫情歼灭战。医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患儿日常的救治工作。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号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数千名医务人员从家里返回医院驻守,全力以赴守护儿童健康。

“红码”男童剧烈腹痛 未等核酸结果争分夺秒成功救治肠套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岁男童面色苍白,反复阵发性腹痛、呕吐,请外科急会诊!”11月9日凌晨1点,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日间外科主治医师王语接到发热门诊医生紧急来电。

王语立马穿戴好防护服从值班室冲向发热门诊,经过查体,王医生发现孩子精神较差,生命体征尚平稳,右上腹部有“香肠样”的包块,院外做了B超检查,怀疑套肠叠。“医生,我家住在新冠疫情高风险地区,我家孩子健康码为红码,核酸结果还没出来(来院前社区做的核酸检测),孩子病情重,请一定救救孩子啊。”男童父亲在一旁焦急万分。“抢救生命第一,我们会尽全力救治,放心,目前有非手术条件,临床诊断为肠套叠,我们争取以空气灌肠的方式治疗该病。”王语医生一边安慰家长,一边紧急联系医院感染管理科、放射科、保卫处、隔离病房,立即开启绿色抢救通道。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王医生为小孩注射了解痉剂,并做好相关准备,紧急为男童做了空气灌肠治疗,顺利将套叠肠管恢复至正常位置,男童腹痛立即得到缓解,也不再呕吐了。对此,男童父亲感激不已,“医生看孩子病情紧急,先采取治疗再进行环境消杀,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生命至上。”

“肠套叠患儿若不及时治疗将出现肠穿孔、肠道坏死,引起腹部感染危及患儿生命。疫情特殊时期,我们肯定会以及时救治患儿生命为前提,急诊绿色通道依旧通畅。”医护人员纷纷表示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

11月12日凌晨1点50分,院前急救护士刘涛接到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医生电话,一名3岁女童因发热、咳嗽5天住院,出现抽搐惊厥,上了无创呼吸机,病情危重紧急,需转院急救。

刘涛立即联系重症医学科冉云霓主治医师评估病情,冉医生跟对方医生沟通病情后,告知家长患儿病情危重,转运风险高,随时可能气管插管急救。在得到家长同意后,冉云霓、刘涛紧急带上急救装备,星夜兼程赶去陈家桥医院转运患儿。

院前急救人员转运途中

冉医生到达现场后,考虑患儿有发热、惊厥,呼吸困难明显,又出现了意识改变,病情还在加重,立即予以清理气道,面罩高流量吸氧,同时准备好气管插管和止惊等抢救药品,争分夺秒转回渝中院区ICU病房进行救治。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成军带领团队紧急为患儿会诊,给患儿做了纤维支气管镜、腰穿等检查,并上了有创呼吸机,患儿被诊断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目前患儿病情暂时稳定。

急救后的患儿病情暂时稳定

刘成军主任说,患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突发情况。疫情严峻时期,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都是24小时待命,为了保障患儿生命安全和健康,坚守在医院,早已开启“白加黑”模式。以往ICU一个班次是12小时,但目前因为任务繁重,医护人员常常要连续战斗近20小时,才能休息。累一点也不可怕,与时间赛跑、与病毒竞速,能看到这里的孩子陆续转到普通病房,我们再累也是值得的。

院前急救 “疫”往无前

据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院前急救护士长谭继红介绍,院前急救最近每天要接20多个急救转运电话,多次进入疫情封控隔离区进行转运,最多时一天转运24个患儿,凌晨出诊5次,来回跑了1085公里。疫情期间,转运的年龄最小患儿是彭水的29周3天的超早早产儿,最大的12岁。出省最远的地方是湖北恩施,市内最远的地方是彭水。为了保障疫情期间,让急危重症患儿得到及时转运救治,院前急救13名护理人员全员到岗待命,有5个队员在得知小区封控前拉着行李箱赶到医院,以院为家。

队员们基本上没有按时吃过饭,只为不耽误一分一秒,及时将患儿们安全送达医院进行抢救。转运工作需要长时间穿戴全套防护器具,让队员们的皮肤压痕累累,由于任务的紧急性和随时性,时常在凌晨出去执行任务,队员们通宵忙转运是常态。他们回到医院后,还得进行终末消毒和通风换气,脱下防护服常是满头大汗。但是这些在队员们眼里都不值得一提。“即使再危险再艰难,我们咬咬牙就过了,儿童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就是冲锋队,一往无前冲就对了。”

标签: 院前急救 医护人员 儿童医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