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增长赋能。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要素资源持续累积,企业创新活力显著增强,重点区域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其中,“三城一区”以占全市31.8%的企业数量,集中了全市6成左右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主平台创新要素集聚效果明显。2021年,北京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30万元/人的水平,是2012年的2倍,居全国首位。
多项创新要素指标全国居首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据统计,2020年,全市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规模大幅增加,达33.6万人年,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长4.6%。其中,基础研究人员为7.5万人年,是2012年的2.2倍。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硕士和博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达42.3万人,是2012年的2.5倍,科技人才整体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为2326.6亿元,疫情之下实现逆势增长,2012至2020年年均增长10.3%。在经费投入规模增长的同时,投入强度也持续提高。2020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为6.47%,较2012年提高0.88个百分点,居全国首位。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达到16%以上,研发投入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能力增强。
地方财政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449.4亿元,是2012年的2.2倍,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6.2%,比2012年提高0.8个百分点。在股权投资方面,2021年,早期投资、VC/PE投资额2917.2亿元,是2012年的1.7倍,投资额和案例数均排名全国第一。
发明专利拥有量40.5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研发创新的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研发投入较为集中的1.9万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44.6%,占比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企业共有研发人员90万人,比上年增长13.4%,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合计47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遨博机器人、珞石机器人、思灵机器人等在协同机器人领域全球领先;天智航、华科精准成为最早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许可证的机器人企业;京东、美团、极智嘉基于自主移动机器人的仓储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电商、零售、制造等各个行业……拥有专业核心技术、高成长性的创新主体逐步壮大。
据统计,2021年,北京独角兽企业达到102家,比上年增长9.7%,占全球的6.8%。北京培育和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2115家,比上年增长1.6倍。
创新活力增强,带来丰硕成果。截至2021年底,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40.5万件,是2012年的5.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85件,是2012年的5.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8159亿元,是2012年的2.5倍。
“三城一区”打造科创策源地
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批复建设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如今,经过5年奋力拼搏,怀柔科学城已规模初具、生机勃发,科学设施建设、科学研究、相关产业发展、配套服务等方面都在加速奔跑。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北京全力打造优势科技创新策源地。
数据显示,“三城一区”以占全市31.8%的企业数量,集中了全市6成左右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主平台功能进一步凸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北京率先推动城市“减量”发展,推动“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1%(现价增速),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4%,占比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2%(现价增速),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占比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北京创新辐射引领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005.7亿元,是2012年的2.8倍,技术转移转化加速推进。流向外省市技术合同金额达4347.7亿元,是2012年的6.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