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合规经营底线是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资管新规”自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后,针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也愈加严格。
据6月最新披露的信息,因理财业务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中国银保监会对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银理财”)、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光大理财”)分别处以460万元、430万元的罚款。同时,作为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母行,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光大银行(601818.SH)也分别被罚款200万元、4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以来,光大银行及分支机构已领到多张监管罚单,除了上述理财业务违规问题,还包括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被北京银保监局处罚,以及其青岛分行和太原分行被央行予以警告和罚款。
此外,近来光大银行管理层频繁变动引发市场较多关注,随着2022年一季报的披露,其业绩增速放缓、息差承压等问题也浮出水面。
走过30年历程、坐拥逾6万亿总资产的光大银行,在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不断提升内控管理和业绩水平,仍是待解的问题。
理财违规合计被罚830万元
今年6月,因理财业务违规而受到监管处罚,中银理财和光大理财被推到聚光灯下。这是继2019年6月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对理财子公司首次开出罚单。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制度规则的检查和执行,确保相关制度办法落到实处,推动理财子公司规范有序经营,促进理财业务和理财市场健康发展、行稳致远,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其中,光大理财存在“公募理财产品持有单只证券的市值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0%”等五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430万元;光大银行则存在“老产品规模在部分时点出现反弹”等三项违法违规问题,被罚款400万元。
为何会出现上述种种不规范操作行为?对于在理财业务管理中是否存在漏洞,以及如何加强合规意识,并且在投研体系建设、运营管理能力、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提升的问题,光大银行对《投资者网》表示:“对于本次监管机构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光大理财高度重视,逐条制定了整改措施,举一反三,绝大多数问题已整改到位。”
而在投研体系建设方面,光大理财称,将持续推进产研投系统化架构建设,加强市场跟踪研究,做好大类资产配置的动态调整,提高交易能力,把握投资机会。
此外,银行理财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风险传递的问题,也引起业界的讨论。中国银保监会曾在2021年年中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理财公司与母公司的风险隔离机制”。业内人士认为,风险隔离能否完全落地,是银行理财子公司转型的关键。
对此,光大银行表示,自成立以来,光大理财严格贯彻落实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并表管理与监管指引》精神,构建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领导下的职责明确清晰、流程简洁高效、监督全面到位的风险内控三道防线体系,积极推动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较好的执行了监管部门和上级关于母、子风险隔离的各项要求。
“阳光红”三只权益产品亏损
光大理财于2019年9月26日在青岛正式成立,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首批获准筹建、首家获准开业、首家成立的理财子公司。
光大银行年报显示,光大理财2021年实现净利润15.86亿元,增幅达181.21%;管理资产总规模10677亿元,突破万亿元关口。
不过,从投资业绩来看,光大理财旗下“阳光红”权益系列五只产品中,有三只产品成立以来业绩亏损,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光大理财官网显示,截至今年7月1日,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自2020年5月26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5.28%;阳光红300红利增强自2020年7月24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63%;阳光红新能源主题A自2022年1月18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0.05%。
对于上述亏损高达25%的产品,光大银行并未直接回答相关原因,只是表示:全国多点频发的疫情更让经济发展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国内外基本面的波动导致了股票市场出现较大回撤,市场上大多数的股票型资管产品,如公募基金、权益型理财产品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都呈现负收益的情况。
其同时还称,“光大理财是国内银行理财公司中首个宣布自购权益类、混合类产品的理财子公司,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及中国资本市场韧性的信心,以及对自身投研能力的信任。”
事实上,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资能力,特别是权益投资能力,市场普遍认为还存在短板,难以与基金公司业绩比肩。
光大银行方面告诉《投资者网》,在权益投资方面,依托于公司落地的产-研-投系统化投资架构,光大理财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股票投资研究体系。2020年,光大理财成为国内首家发行权益类理财产品的理财子公司。
谈到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光大银行表示,随着稳增长措施见效,后续经济、企业盈利有望持续恢复,短期看,A股机会大于风险,逢低布局是较好策略。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内生增长韧劲十足,股票市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
高管变动频繁内控亦待完善
今年6月以来,除了上述理财业务违规问题,光大银行还接连收到其他罚单。
6月2日,北京银保监局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被北京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给予合计8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之后的6月20日,央行青岛市中心支行发布的罚单显示,光大银行青岛分行因五项违规被给予警告并罚款145万元,两位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罚。
具体违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标注;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未按规定备案,撤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未按规定报告;未按规定履行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义务;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同时该分行还存在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包括对外支付不宜流通残缺、污损人民币,未按规定挑剔不宜流通残缺、污损人民币,在用现金机具的鉴别能力不符合行业标准,货币收付人员不具备反假专业能力,未按规定将假币解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不当保管、截留或者私自处理假币,或者使已收缴、没收的假币重新流入市场。
6月29日,央行太原中心支行公布罚单,对光大银行太原分行作出警告并罚款135万元的处分。其违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不明身份客户进行交易、违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未严格落实信息使用授权审批程序。
有业内人士认为,频繁收到监管部门罚单,说明银行在内控管理上存在漏洞。
除了罚单问题,金融反腐重拳也让光大银行陷入舆论漩涡。据报道,该行自2021年以来有多位重要人员被“双开”或被查,包括光大银行原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张华宇,光大银行交易银行部原总经理夏伟,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周江涛和苏树德,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业务经理陈玉河等。
此外,今年以来光大银行还发生一系列高管变动。3月,光大银行原董事长李晓鹏提出辞任。据5月20日公告,该行董事会选举王江出任光大银行董事长。
资料显示,李晓鹏出生于1959年,已届退休年龄。他曾在多家金融机构任职,从业经验丰富,历任中国工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中国投资公司监事长,招商局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工银瑞信基金董事长,招商银行副董事长等重要职务。
李晓鹏自2018年3月起任光大银行董事长,辞任时刚满四年,其任职期间带领该行聚焦财富管理,确立“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战略愿景。
而王江出生于1963年,同样是资深的金融业老将,曾任交通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
就在董事长换任后的5月27日,光大银行公告称,赵陵因工作调整辞去副行长、董事会秘书职务,其董秘职务由张旭阳接任。张旭阳现任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光大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光大银行曾连续三年更换行长,现任行长付万军自2021年6月1日起任职,至今仅一年多。
Wind显示,2021年以来,光大银行已有十余名高管职务发生变动或者辞任,涉及行长、副行长、董秘、董事、监事等多个职务。
高层变动难免会影响银行的经营策略。至于光大银行的人事状况后续能否稳定,新任董事长有何发展思路等问题,该行在回答《投资者网》问题时,没有对此做出回应。
业绩增速放缓息差承压
进入2022年,总体来看上市银行业绩继续向好。不过最新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光大银行出现了业绩增速放缓的迹象。
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87.69亿元,同比仅增长0.12%;实现归母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仅增长1.98%;而2021年,这两项指标的增速分别为7.14%、14.73%。
据其测算,光大银行2022年一季度净息差2.01%,较2021年下降15BP,主要系生息资产收益率明显下行。一季度净息差下降较明显,这也是资产稳健增长之下利息净收入近乎0增长之缘由。该行一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4.22%,较2021年下降20BP。
资产质量方面,光大银行近年来不良稳步改善,2019年至2021年末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6%、1.38%、1.25%,今年一季度末继续降至1.24%。
不过,该行拨备覆盖率一直不高,今年一季度末为187.52%,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32。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光大银行股价长期处在“破净”状态。截至7月4日,其收盘价为3元/股,市盈率(TTM)3.7倍。
在一系列高管变动之后,光大银行的经营业绩能否再上台阶,股价上能否走出低迷状态。